发布日期:2015-04-10 14:09:13 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浏览量:16160
一、大气环境质量状况
2015年第一季度商洛市区环境空气质量采用自动监测,共监测90天,监测数据显示:市区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以上天数为66天(其中一级天数4天,占总天数的4.4%),占总天数的73.33%,具体情况是:
(一)商洛市区细颗粒物(PM2.5)日平均值61微克/立方米,与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GB3095-2012)二级标准75微克/立方米对照未超标。
(二)商洛市区可吸入颗粒物(PM10)日平均值101微克/立方米,与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GB3095-2012)二级标准150微克/立方米对照未超标。
(三)商洛市区二氧化硫(SO2)日平均值22微克/立方米,与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GB3095-2012)二级标准150微克/立方米对照未超标。
(四)商洛市区二氧化氮(NO2)日平均值29微克/立方米,与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GB3095-2012)二级标准80微克/立方米对照未超标。
(五)商洛市区臭氧(O3)日平均值81微克/立方米,与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GB3095-2012)二级标准160微克/立方米对照未超标。
(六)商洛市区一氧化碳(CO)日平均值1.55毫克/立方米,与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GB3095-2012)二级标准4毫克/立方米对照未超标。
(七)商洛市区自然降尘月均值为8.02吨/平方公里·月,与省定标准11.0吨/平方公里·月对照没有超标。
(八)商洛市区2015年第一季度共降水8场。降水PH值范围在6.26~6.96之间,酸雨频率为0。
二、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
2015年第一季度对全市6条河流(丹江、南秦河、洛河、银花河、金钱河、乾佑河)19个监控断面进行了监测,水质达到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Ⅱ类水域标准的断面有15个,占总断面的78.95%,按水域功能区域划分标准评价,19个断面水质均达到功能区标准,断面达标率达100%,丹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域标准。
(一)对丹江9个监控断面监测统计结果表明,峡口、胡村、麻街、构峪桥、商镇、丹凤下、出境断面等7个断面水质达到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Ⅱ类水域标准,东龙山、张村等2个断面水质达到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Ⅲ类水域标准,主要污染物为氨氮。
(二)对南秦河2个监控断面监测统计结果表明:南秦化工厂断面水质达到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Ⅱ类水域标准,贺嘴头断面水质达到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Ⅲ类水域标准,主要污染物为氨氮。
(三)对洛南县洛河4个断面监测统计结果表明:进水口、(洛河)保安眉底、官桥、灵口等4个断面水质全部达到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Ⅱ类水域标准。
(四)对丹凤县银花河1个断面监测统计结果表明:土门大桥下断面水质达到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Ⅱ类水域标准。
(五)对镇安县、柞水县乾佑河2个断面监测统计结果表明:孙家砭断面水质达到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Ⅱ类水域标准,古道岭断面水质达到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Ⅲ类水域标准,主要污染物为氨氮。
(六)对山阳县金钱河1个断面监测表明:漫川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Ⅱ类水域标准。
三、声环境质量状况
商洛市区声环境功能区噪声。2015年第一季度对商洛市区声环境功能区1类区(居民、文教区)、2类区(居住、商业、工业混杂区)、3类区(工业区)和4类区(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)的等效声级进行了监测,昼间日平均值分别为44.8分贝、45.8分贝、56.6分贝、55.2分贝,夜间日平均值分别为40.4分贝、40.0分贝、51.2分贝、48.8分贝,与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096-2008)昼间55分贝、60分贝、65分贝、70分贝,夜间45分贝、50分贝、55分贝、55分贝对照均未超标。
四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
2015年第一季度城市地下水源地水质监测显示,商州区水源地各项指标均达到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14848-93)Ⅲ类水质标准,洛南县洛河上游水源地、丹凤县龙潭水库水源地、商南县县河水库水源地、山阳县薜家沟水库水源地、镇安县云镇河水源地、柞水县乾佑河水源地等各项指标均达到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838-2002)Ⅱ类水质标准。
版权所有 商洛市生态环境局。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。
网站地图 丨 地址:商洛市名人街西段 丨 邮编:726000 丨 网站标识码:6110000016 丨联系电话:0914-2312283